魏光焘

更新时间:2023/3/27 11:08:55

魏光焘,字光邴,号午庄,晚年自号湖山老人,隆回县司门前镇人。1837年农历10月30出生,系魏源族孙。他是清末抗日名将,两江总督。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统率的淮军多次战败。魏奉诏率领三千部卒开赴山海关抗日,他们行军数月,奔驰万余里,从锦州进入辽东,驻扎牛庄要塞。部队刚刚抵达,喘息未定,日寇纠集了二万多精悍部队偷袭牛庄。魏督兵抵御,曾三易坐骑,奋勇指挥,威震敌胆。后因援兵不至,寡不敌众,只身杀出重围。

他先后出任陕甘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两江总督兼南阳大臣。他在任期内,率领民众开渠道兴修水利,平抑物价储备救济粮,整顿盐政增加税收,建文武学堂培养人才,创办新军,设警察局,修炮台,制炮船,整理水师学堂,巩固江防。外交上则立争主权。后被朝臣弹劾,开缺后回到宝庆定居。

辛亥革命爆发后,朝廷授魏两广总督,他以年迈为由,辞不赴任。

1916年3月15日,卒于宝庆城东郊湖山别墅,终年80岁。

图片

魏光焘详细介绍:

晚清重臣、博达书院首任校长

魏光焘(1837年11月27日—1916年4月17日),湖南隆回人。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为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的重臣。魏光焘早年隶左宗棠部,光绪时初任道员,累擢按察使、布政使,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募兵北上,与湖南巡抚呉大澄援辽抗日,在海城等地与敌多次激战,在牛庄战役中指挥所部重创日军。战后历任江西布政使、陕西巡抚、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两江总督。曾任新疆省布政使,新疆巡抚、云贵总督、陕甘总督,后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署理两江总督期间,继刘坤一、张之洞之后,实施筹建三江师范学堂,为开启近代新疆博达书院,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

中文名:魏光焘
别名:石龙山人,湖山老人
出生地:湖南邵阳
出生日期:1837年11月27日((丁酉年))
逝世日期:1916年4月17日

代表作品:《湖山老人自述》
主要成就:晚清重臣,近代教育奠基人,博达书院首任校长,新疆巡抚等,开启近代博达书院,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

图片


人物生平:

清邵阳县金潭乡(今属隆回县)人。字午庄。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月生。初为厨工。咸丰六年(1856年)入湘军,从曾国荃攻吉安,办老湘军营务。后隶左宗棠军,随赴陕甘镇压回民起义。光绪初擢为平庆泾固化道道员。在任内仿行左宗棠治军理政措施,修路植树,劝课农桑,颇有政绩。光绪七年(1881),升甘肃按察使。十年冬迁甘肃新疆布政使。精于理财,勤于治事,军务报销,综核悉当。新疆与邻国接壤甚广,与俄国、英国等国际事务,交涉案件甚多,而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吏治方面最感棘手的便是外文官的缺乏,而清朝末期,新疆及西北地区发展缓慢,教育落后,几乎没有教育科研项目。1891年魏光焘一手创立新疆博达书院,并担任第一任校长,为新疆近代教育开创了先例,为全国开办早期学堂提供了宝贵经验。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淮军屡战屡败,朝议起用湘军。十一月,清廷授湘军宿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湖南巡抚吴大澄帮办军务,督办东征军务,节制关内外各军。魏光焘应诏随吴大澄率部赴辽东。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中旬,他率武威军8营(一说为6营)2哨出关,抵田庄台布防,并立即会合宋庆、依克唐阿、长顺等部,对海城发动第四次反攻,未克。

二月初四日,发起第五次反攻。日军第五师团从九连城一带间道出岫岩北黄花甸,作虚攻辽阳之势,驻守海城日军第三师团也突围北上。清军误中其计,长顺军因弃要道鞍山站,回师救辽阳。日军乘虚占领鞍山站,又派骑兵主力直取牛庄。二月初七日,魏光焘得报,即由海城撤军回援牛庄。初八日晨,以3000兵力抵抗日军两万精锐之众,展开激战。他指挥所部诱敌深入,待日军接近时,进行猛烈反击,予敌重创。但日军依恃优势兵力,突入市内。湘军11营被困守市区,据民房巷战,肉搏冲锋,短兵相接,将士裹创再战,往复拚杀,血肉横飞,部将余福章、陈胜友战死,伤亡2000人。他往来督战,竟至三易坐骑。直至深夜,始由西面突围,仅以身免。牛庄失守后,辽东半岛相继沦陷。

战役结束,魏光焘调任江西布政使。旋擢云南巡抚,又改陕西巡抚。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侵略联军犯北京,他率兵勤王,晋陕甘总督,旋调云贵总督。二十九年移督两江。次年铁良南下阅兵时,劾罢所用将领,即调闽浙总督。三十一年铁良又奏劾他昏昧无能,被开缺回籍。在职任用官吏,多以乡谊为准,宝庆属最多,湘籍次之,时人每有非议。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军兴。清政府诏授魏光焘为湖广总督。未赴任,旋卒于家。

任职情况:

中国新疆地区建省后的第一任布政使,第二任代理行政首长(巡抚),一手建立新疆博达书院,并担任第一任校长。后来他又历任云贵、陕甘总督,后官至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物大臣。1891年在新疆创立博达书院,并担任第一任校长,为新疆早期教育提供了先例。

魏光焘署理两江总督期间,继刘坤一、张之洞之后,实施筹建三江师范学堂,为开启近代博达书院,南京大学的重要人物。曾国藩湘军的承者,左宗棠的重要助手。1905年罢官,回到家乡。民国五年三月十五日(1916年4月17日)卒于宝庆城东郊湖山别墅。


三江师范学堂筹建人员合影

开办三江:

魏光焘:三江开办的组织实施者

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九(1902年12月8日)魏光焘即“奉调两江之命”(魏光焘:《湖山老人述略》),但他并未立即赴任,张之洞也仍然署理两江。直到翌年二月(1903年3月)魏光焘才到江宁履任。

张之洞与魏光焘在二月二十二日(1903年3月20日)交接关防印信、王命旗牌。前后两任总督随后即与有关官员合影留念,其中包括两江学务处和三江师范学堂的官员。六天以后,魏光焘“天甫黎明”即赴下江考棚参加尊经校士馆的甄别考试。但由于魏光焘“须临三江师范学堂履勘,以故出题后即命驾回辕”。(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一日《申报》。)这是魏光焘第一次视察三江。

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904年9月1日),魏光焘奉调闽浙总督。他任两江总督将近一年半时间。这正是三江建校和开办的关键时期。对于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建方略与原则,魏光焘可谓“萧规曹随”,未作大的变更。对于三江建校及正式招生开学前繁杂的筹备工作,魏光焘则积极组织实施,有条不紊且卓有成效。因此他也是创建三江师范学堂的重要人物之一。

(1) 续聘教习。三江首次招聘中国教习仅录取20名,未能足额,因而魏光焘命两江学务处发出晓谕,嘱各司道府州再次保荐,四月底齐集江宁,“特再行考试一次,以广搜罗而昭公允”。(光绪二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申报》。)事实上,六月间和九月二十一日还各招选了一次,三次续考计录取雷恒等50人,加上张之洞任内录取的20名,共有70名。

(2) 委任汉文总教习。三江的“汉文总教习”原拟聘请通州举人范肯堂,因为范另有他就,因此魏光焘改聘湖南进士翰林吴獬,由两江学务处下札委充。(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初二、初六《大公报》。)

(3) 择日开学,中日教习“互换知识”。1903年6月,三江所聘菊池谦二郎等11名日本教习均已到宁。三江师范学堂总办杨觐圭便在6月19日召集“洋汉文教习会议”。除明确日本教习和中国教习各自承担课程外,还确定中日教习彼此以“学友”称呼。6月25日,三江师范学堂开学。由于本年度尚未招收学生,因而所谓“开学”,即“华洋教习”互相教练、互换知识。即日本教习在中国教习指导下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及经学;中国教习向日本教习学习日语及理化、图画等等。其目的如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折》中所云:“俟一年之后,学堂造成,中国教习于东文、东语、理化、图画等学通知大略,东语教习亦能参用华语以教授诸生,于问答无虞扦格。”此时再招考师范生入学,则教学时可以不一定借助翻译,传文达意避免误会,又能节省时间。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富创意的设想,但由于语言的阻隔,中日教习为期一年的“互换知识”并未达到预想效果。

(4) 建堂工程基本竣工。三江学堂堂址,经张之洞选定在北极阁前,建筑规划由湖北师范学堂长胡钧参考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蓝图而定。自1903年6月19日起“鸠工建造”,工程监督为知县查宗仁。(光绪二十九年闰五月初七、闰五月十九日《大公报》。)在魏光焘的督促下,工程进展顺利。至1904年1月,即已造好“洋楼五所”,“局面极其宏敞”。而1904年日本东亚同文会也有报告说,三江师范学堂计划兴建的“五百四十室大校舍及职员住宅,已完成一半,来年二月即可竣工”。(东亚文化研究所编:《东亚同文会史》,第366页,转引自苏云峰:《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第149页。)1904年8月间,魏光焘派员查勘三江建堂工程,发现工程监督查宗仁有疏忽之责,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此年九、十月间,工程全部竣工。三江的中日教习均迁移至北极阁下新堂址。而魏光焘也在此前后奉调闽浙总督。因此,三江浩繁、宏大的建堂工程,是在魏光焘任内开工并基本完成的。

(5) 提款建立三江师范学堂。魏光焘对于三江建设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切实保证了三江开办的巨额费用。张之洞对于三江办学费用早有筹划:其购地建堂经费,由江宁藩司筹拨;其常年学堂经费,则由江宁藩司先行“协拨银一万两,以后每年协筹四万余两”,安徽、江西两省“各按学生数额每名每年协助龙银一百元,稍资津贴”;同时,将江宁银元局“岁获盈余,专供该学堂经费之用”。(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折》,《张文襄公全集》,58卷,第15~16页。)张之洞的这些筹款设想和原则,有赖魏光焘一一加以落实。而且建堂工程费用,一再追加。因此,筹款就成为三江肇始时期最棘手也最关键之事。魏光焘到任后,首先整顿盐政,“岁增款至二百余万;厘金、铜元,并增出二三百万”,总督府财源拓展后,魏光焘首先“提款建立三江师范学堂”,确保了三江中日教习的薪水按时发放,建堂工程免除经费拮据之虞。魏光焘《江南创建三江师范学堂经费折》中提出,三江校舍可根据分批招生入堂而“次第增添”、“分别起造”,“核实估计,共需工料曹平银九万八千五百余两,拟于江宁筹饷捐输款内解存司库银五万八千余两,尽数动拨,其不敷银两,由司设法另筹……”(转引自《首都志》(下)第714页。)这说明魏光焘为三江的筹款想方设法,不遗余力。他在晚年所撰《湖山老人述略》中,不无自豪地将“提款建立三江师范学堂”列在他两江任上德政要务之首。

(6) 制订《三江师范学堂章程》。光绪三十年三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二十四日(1904年5月13日至7月7日),三江师范学堂总办杨觐圭曾五次晋见两江总督魏光焘。根据台湾学者苏云峰的研究,如此频繁的晋见,应与制订《三江师范学堂章程》及相关事务有关。(苏云峰:《三(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的前身》之“附录一:三江师范学堂章程”,第175~196页。此章程之原件存在日本,苏云峰1986年从日本东京专修大学商学部荫山雅博教授处获得副本。)这个章程由胡钧负责草拟。章程 “照奏定优级师范并附初级师范章程办理”,凡十五章,分别规定了“立学总义”、“考试规则”、“学科课程”、“各员职务”,有关讲堂、斋舍、操场以及礼仪、赏罚、放假、毕业服务等“条规”和“学堂禁令”。在学堂正式招生开学前制订这样一个章程,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7) 正式招生开学。1904年7月,三江师范学堂总办杨觐圭通知两江所辖各府州县,三江师范学堂将在9月15、16两天举行招生考试。(光绪三十年六月十六日《大公报》。)由于如期前来应试者人数有限,仅录取120人。10月又举行一次招考,录取180人,共计300人。所取学生分为三年制初级本科32人,二年制速成科187人,一年制速成科81人。11月26日(光绪三十年十月二十日),学生正式入学上课。(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十一月十六日《大公报》。)

三江师范学堂从1902年开始酝酿、筹备;1903年3月开办,着手聘请师资、建造学堂;1903年6月19日开学,由中日教习“互换知识”一年;至1904年11月正式招生入学,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创建工作。这是当时江苏的最高学府,“堪与京师大学堂比美”(日本东亚同文会报告语),也是“中国师范学堂之嚆矢”。


代表作品:

魏光焘是魏源的族侄孙,他曾出资刊印魏源的《海国图志》及其他多种著作。他本人亦有《勘定新疆记》(8卷)、《湖山老人自述》(家刻本)等著作传世。

人物故居:

魏光焘故居位于隆回县司门前镇石山湾村。北距魏源故居1.5公里。故居座西朝东,前面为盛产黄金、柔丽如练的金水河,西倚樟树坳和猫头寨,北抵金潭二十四景之一的狮子山(山上残存清代所建文昌阁),南连五柱山。故居系清代乾隆年间(年份不详)木结构建筑,悬山顶,房屋窗花做工精致,是一处较完整有代表性的清代民间建筑群。整个院落前后四重,左右楼阁,飞檐翘角。前有护院砖墙和槽门,院内屋宇40栋,占地约4000平方米。主体部分保护完好。1982年公布为隆回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魏光焘墓:

二000六年四月五日清明节,魏网总编随同湖南隆回魏氏宗亲会到魏光焘墓地扫墓,发现原本气势雄壮的魏光焘墓损坏严重。魏光焘,别名魏午庄,字光邴,晚号湖山老人。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金潭人。是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他是中国新疆地区建省后的第一任布政使,第二任代理行政首长(巡抚),后来他又历任云贵、陕甘总督,后官至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他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为十九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的重臣,曾国藩湘军的承者,左宗堂的重要助手。1905年回乡养老。据传,当时皇上为嘉奖魏光焘的功绩,特许他任选一地养老,皇帝曾经南巡时,发现离魏光焘老家100多公里外的宝庆府农郊(现湖南省新邵县)有一形似莲花的山上常有灵光显现,便赐这一宝地给魏光焘,魏光焘便在这里度过了晚年逝世后葬于皇帝赐于的莲花山上,当时墓地有建有大门、华表和专人看守的房屋,这些后来都被损坏了(本网以下面图片介绍损坏情况)。

魏光焘墓地2003年被邵阳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文:魏光焘(1837——1916),字午庄,清未抗俄抗倭明将,湖南邵阳人(今隆回县司门前镇金潭人),官至陕甘、云贵、湖广、两江总督,其墓于1925年建造,占地30余亩,墓台石料构筑,墓前建有华表、墓庙,气势雄壮。保护范围:主墓碑向山上部延伸50米,左右功德柱和守墓院三处各向外围延伸20米。据了解, 魏光焘现在的后裔有500多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后裔中有不少杰出人士,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声学家博士、声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魏荣爵便是其中一人(魏光焘孙),本网呼吁魏光焘后裔及其魏氏宗亲关注魏光焘墓损坏严重这一事情,联合起来,捐资出力,提请政府重视,清理魏光焘墓保护区,恢复原来的本来面貌,以慰先人在天之灵。按常理,坟墓上方是不能再葬新坟,更何况这是在保护区范围乱葬,更有一甚者,有一坟墓正对着魏光焘墓(乡下有一说法是正压着),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阅读 5651
分享到:
GPT Ai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