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隆回资讯隆回文学 国庆隆回行记,走马观花游红花与黄金洞

国庆隆回行记,走马观花游红花与黄金洞

高罗人网 2022-10-08 09:16

高平岩口行记 | 国庆假走马观花游红花与黄金洞

作者:袁愈辉


作者简介(往上滑阅↑):袁愈辉,高平镇同中村人,住高平步步升,教学之余写过新闻稿,业余常解人疾苦,行医镇内外,治疗骨折、肿毒、咽喉痛、皮肤病、蛇伤、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牛之黑斑病(牛烂薯中毒)等常显奇效,以父为榜样,医德高尚,淡薄钱财,广受好评。写有30多万字的《两代郎中临症实用医验精要》与10多万字的《高平教育掠影》。

-正文-

隆回县高平镇红花村面积宽广,红花村黄毛界有棵被隆回县列为保护植物的上百年的青冈树,与高平镇红花接壤的岩口镇黄金洞两地早些年实现了公路相通。10月5日下午4点,我与邹治斌、袁仕求两位退休同仁从高平镇上骑车向大山奔去。


图片


我们行过红花村活动中心时,车子行在大山水泥硬化路上,我们都感行车舒爽。几年前,高平镇中心小学教师在红花村扶贫走访,红花村硬化公路只到村活动中心,骑车过了村部,都是毛马路,山上的毛马路既陡又烂,下雨天,陡烂的泥巴毛马路,摩托车无法通行。记得曾过红花派时,有十多年骑车经历的我,摩托车因路陡而滑无法前进,只好把车停在陡坡处下车步行去扶贫走访。


今天,行车至此,路虽陡,但硬化了的公路行车无障而且使人感觉舒爽。“我们红花有条好路走,应该感谢党的扶贫政策与袁愈绍、隆兵其等镇党政领导的为民情怀和原红花村历届村干与双红村干的实干精神。”当地人一谈起修路与公路硬化,就不由自主地感恩起党的扶贫政策与镇村领导及修路乡贤来。


跨世纪或新世纪初高平镇原五十二个行村中最后通公路的红花、上坪、铜钟(同中)三个行政村热火朝天修起路来,但未硬化的路行车有一定不便,三个山村励精图治,先后实现了公路通达与通畅,三个山村都留下了许多被时人与后人称道的故事,红花村修路人为了大山通路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在群众的心中更是留下了被后人传颂的敢想敢干的修路故事。


“过了红花派,险处不觉险",我们很快到了黄毛界。我们把车停在黄毛界上,向右手边山上走去,山上长满荆棘,翻过这边山坡,树干粗大枝繁叶茂的青冈古树显现眼前。

图片


同行的两位退休教师说,福建青冈树下面曾经有条人行山路,现因有公路走了,此路荒芜长满了荆棘杂草。老家在岩口原茶仁村的同行者说他小时候还走过这条山路,他曾还听说路旁还有一茶亭,过路人至此可休息喝茶。


我们走近一看,树上披红挂彩,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知道,这树被人当成神树认寄父了。我们细看了青冈树上的古树标记牌才知此树乃树龄120年以上的福建青冈,属国家三级保护树种。同行者三人在树下留了影以示“到此一游"。


图片


我们离开福建青冈神树,骑上摩托,继续前进,下坡看见两三栋房屋,一屋前坪里有人,一看还是高平镇中心小学学生家长,学生家长说这里称原红花村三组黄毛界,往前是原红花村二组红亭子,再往前是原红花村一组老山里。


图片


我们行车至红亭子时,问当地人“红亭子在哪里?”,当地人告诉我们亭子早已被拆,不复存在。过去交通不便,山路长远,行善之人就在山路边建亭供行人小憩,有的亭子还建有房间有人住,向行人免费供应茶水。


在红亭子,同行的两位退休教师停车步行,见右边一位专心致志干活的老人误以为是曾在高平镇颜公中学任过校长的周乐寿同志,便叫了两声“周校长”,见老人没反应,便问老人家是不是周乐寿同志的兄弟,老人答曰“是”。真的,周老长得与周校长很相似。


在红亭子,我们看到了一栋木材结构的吊脚楼,这样的木结构吊脚楼向游人昭示着古老木屋文化。

图片

图片


是的,大山里的木房子比其它地方来相对要多些,现在人们建房都是红砖加金属,木屋逐渐减少,我想到时候人们或许会倡导保护老木房,因为,老木房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是一个时代的有关历史见证。


在双红村红亭子,我们还看见一栋正在兴建的砖房子,当地人说是高平中心小学邹风华老师家所建房(邹老师老公系镇中周林老师,周乐寿校长是其叔)。两位退休老师把车停在红亭子往前步行,我则骑车前进,我骑车一直行完硬化公路至老山里。


此时,我想起了红花一位村干说的话,“红花大队时期,没有公路,大队开会前下个通知,下通知的人走路要用一天的时间。”是的,今天我不正领略红花大山上下二三十里的山路吗,当然,红花左右的山路今天无法去领略。我返转“山体滑坡”处时,我们三位游者又相遇在一起。


我们站在这里,看到山体滑坡处一高压电杆有幸有惊无险高耸着,我们放眼高高耸立的四周的连绵青山,觉红花山与黄金洞山真是磅礴雄伟,峡谷中的远方双江水库尽头的黄金洞学校隐约可见。两位退休教师听我说走完了红花硬化公路,走到了红花老山里,他们说也要走到老山里去。我说“那我骑车往下到岩口镇黄金洞双江水库处看一看”。


图片


我骑车往下面的分支硬化公路行去,经黄金洞村刘家派至聂家凼,双江水库源头之一的清澈的山溪水缓缓向前流去,我行至黄金洞村双江水库尽头的黄金洞小学时停了停,毫无疑问,这所学校是大山里靓丽的明珠之一。有村民告诉我,这所学校现在只有一至五年级五个班共五六十位学生。


图片


是的,近些年,县城扩建多所学校,许多山里娃也被父母送到县城学校或镇上学校读小学,或跟从在外打工的父母就近入读,再加上年青父母迫于经济压力不愿多生小孩子,农村山村小学,生源普遍减少,有的甚至几无生员而被撤校。这种現象是喜是忧,人们正拭目以待。


在学校处,山溪水近距离观看,更显清澈。


图片


骑车前去观看双江水库,昔日水库末端如今已是一片沙滩,沙滩边溪水往一条河套前流,长长的沙滩昭示着2022年的干旱少雨。是的,在远远的前方,才见到两边“下沉”很深的库水,两岸山体显现着水位下沉的印痕。一位农友担着在旱土所挖的少量的小红薯,与人感慨:“七胀芋头八胀薯,今年的红薯、蔬菜等农作物正盼望下一场秋雨啊”。


我看到今年水库的水,想起了曾经的一片汪洋的双江水库,想起了双江电站,真的是因天时原因今昔不可同日而语了。


图片


在观看水库的途中,我看到了“最后一公里”走进了黄金洞深山,我看到了黄金洞村活动中心,与人们的交谈中我得知大山中过去的茶仁村、双江村、黄金洞村三个村2017年合并成了一个黄金洞村。


有人善意地告诉我,黄金洞村公路上联红花到高平,下连大观至岩口镇区,到高平也可经大观走,但从黄金洞经红花到高平要近得多。其实,喜游山水业余行医的我,高平到大观,大观到岩口,大观到黄金洞,我走过多次。只是从黄金洞经红花到高平我未曾走过。


图片


我返转走完黄金洞通往红花村的公路至红亭子时,与步行游到老山里而返转的两位退休教师再一次“不期而遇”。看看时间已是傍晚六点,我们返转时高兴地听说了供应高平镇区生活用水的红花水库今年干旱还艰难地发挥着作用。


我们骑车向高平奔去,我们从红亭子返转回到高平,一看时间恰好六点半。今天的短时间的走马观花式的山行,我们欣赏了自然风景,感受了红花的宽广,目睹了深山水电路三通与干旱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尤其是感受了深山令人欣喜的便利的交通巨变及大山交通巨变蕴藏的情怀。


2022年10月5日

来源:高罗人网


阅读 2576
分享到:
关注隆回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