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隆回文学 隆回魏光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隆回魏光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魏源湖畔 2022/7/18 10:11:44
晚清重臣魏光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文/胡建军

初闻只叹午庄懒,深读更赞光焘强!——题记


图片

魏光焘(1837年—1916年),字午庄,湖南隆回人。曾任新疆省布政使,新疆巡抚、云贵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侪。
然其有别于李、张、刘“学而优则仕”的是(李鸿章、张之洞都是进士出身,刘坤一是廪生出身),魏光焘却是十足的“草根”:早年读过几年书,因家贫失学,以砍柴、淘金、掌勺做厨师维持生计,但他19岁从戎后,“仕而优则学”(此处“优”,是“优裕”之意,就是有余力),虽然声名不及李鸿章、张之洞等显赫,仍不失为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魏光焘老家金潭乡石山湾村,离我老家50里地。
儿时听得最多的是,就是父辈们口口相传的,一个是魏光焘作为淘金工,经常是出工不出力,工友们在干活,他在河边一块巨石上睡大觉。
奇怪的是,但凡只要他在,那天金就出得好;哪天若他没来,金也就不现了。更为神奇的是,有次河里突然涨水,他还在石头上呼呼大睡,洪水眼看就要危及石头,他还浑然不知。工友们见他太懒,也不叫醒他,心想让大水把懒汉冲走也好。没想到,眼看洪水就要盖过石头,又奇迹般地消退了。
另一个是,有天晚上,魏光焘的叔叔远远看到他家的豆角地里有两盏灯在来回走动,遂问旁人是怎么回事。旁人没好气地说:还能是谁,还不是您家午即在摘豆角!叔叔不信,遂打发人去现场看,果然是魏光焘在偷摘豆角。
所谓的“两盏灯”,正是他的双眼自带的!所以在民间的传说中,他虽然慵懒,却是有福之人。这个其实带有浓郁的梅山文化气息:梅山文化里,出门办事,最讲究的是首先遇到了什么人、有什么人在场,若是遇到有福之人、吉利之事,那所要办的事必然顺畅!
图片
后来长大了,再深读关于魏光焘的史料记载和传说,则完全颠覆了“午庄懒”的认知,“光焘强、梅山蛮”的形象更让人崇敬!
相传有一年他回家省亲,老家的读书人还以昔日吴下阿蒙视之。一位私塾先生在宴席上为难魏光焘。
他指着桌上一碟盐梅出对:“盐梅、盐梅,孔子、颜回,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魏光焘则指着身前的一盘咸姜应对:“咸姜、咸姜,韩信、张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邵阳土话中,“咸”与“韩”“将”“张”同音。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多么掷地有声的誓言!接下来我就扒拉扒拉“光焘强”故事吧。
?图片
 【一】修路植树助左公,巩固西北勇克强
19世纪70至80年代,左宗棠挥师西征,收复新疆,有两个得力干将,一文一武,武是刘锦棠,文是魏光焘,主要以平庆泾固道台之职(管辖当时的平凉、泾州、固原等地,基本包括今天甘肃、宁夏、青海的全部,新疆天山以东、内蒙古的西部),负责善后工作。
八年间,魏光焘率部自泾州至兰州开辟车马大道1000余里,又派专门勇丁对道路进行保养维护,沿路种植柳树20万株给行人骡马遮阴休憩,人尊称“左公柳”。
左宗棠收复新疆,从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到1878年1月清军收复和田取得最终胜利,历时13年,真正实兵作战的时间只有1876年4月到1878年1月两年。左公采取“缓进急战”策略,可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之仗。不难想象,魏光焘所做的修路和植树两件事,该是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如果说魏光焘以道台之职修路植树,保障左公收复新疆居功至伟,在其随后管理新疆主政新疆,与强俄据理力争和对“地头蛇”的霹雳手段同样可圈可点。
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魏光焘为首任布政使,布政使负责财税、人事、户籍、交通建设等事务,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省长,一干就是四年多,后又任代理巡抚三年。
彼时,新疆原来的各地封建主“伯克”的特权被废除;最高军事长官伊犁将军的职权萎缩,旗人伊犁将军抵制汉人巡抚的政令,故意不发军饷意图激起兵变。魏光焘毫不退缩,严肃处理,甚至“斩立决”,全疆吏治很快得到改观。
他还与俄罗斯交涉,争回帕米尔地区。据其本人所著《湖山老人自述》载:“帕米尔地区为中俄交界之所,方圆千余里。先我国立有御碑,后俄国占据,余软硬兼施照约力争,逼俄人交还原地。”

图片

【二】力倡文教,办学图强
魏光焘地方行政经验丰富,深知晚清社会弊端,意识到中国的崛起首先要依靠教育,他曾说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国事待人才而理,人才资学校而成。”
1891年,魏光焘亲手创办了新疆第一所公立中学——新疆博达书院(现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前),并担任第一任校长,为一张白纸的新疆近代教育开创了先例,为全国开办早期学堂提供了宝贵经验。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魏光焘到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后,对新政和教育更加关注。他整顿水师学堂,推行机器水电制造各局,扩充师范、格致、译电各学堂,尤其是任上建成三江师范学堂,使他获得了“近代教育奠基人”的美誉。
三江师范学堂的发起人,是两江总督刘坤一以及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而主要组织实施者则是魏光焘。
三江师范学堂是清末实施新式教育后规模最大、设计最新的一所师范学堂,也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堪与京师大学堂比美”(日本东亚同文会报告语),也是“中国师范学堂之嚆矢(hāo shǐ)”,意思是说三江师范学院能与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相媲美,是中国师范类学院的开端、鼻祖”,现在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将其视作自己学校的历史起点。
图片
【三】奋勇抗倭硬碰硬,不畏强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甲午战争分为海战和陆战两部分,轰轰烈烈的黄海海战早为人知,而陆战中的辽宁海城牛庄血战,同样悲壮,中国军队以少敌多、以弱碰强,重创数倍于己的日军,彰显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英雄气魄,这场血战的主要指挥官,就是魏光焘。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由于李鸿章组建的淮军屡遭失败,清政府被迫起用已撤编的湘军。
此时,魏光焘因母去世丁忧在家,接到朝廷“夺情”征召的命令(按照古规,父母辞世,在外做官的后人要辞去官职,回家守孝三年。因紧急公务需要,朝廷下诏中断守孝时间,称为“夺情”),56岁的魏光焘以国事为重,迅速联络李光久等一批湘军宿将,招募其旧部3300余人,编为6个营,北上辽东御敌。
时日军兵力有2万余人,火炮59门,直捣由魏光焘率领的三千宝庆子弟驻守的清军粮草所在地牛庄。
牛庄是辽河下游的一个街镇,无险可守,魏光焘部加上增援部队仅5千7百余人,火炮不足10门。但其不惧强敌硬碰硬,和日军打起了巷战,战况十分惨烈。“以孤军血战,短衣匹马,挺刃向前,督战苦斗,三易坐骑”,战至深夜,魏光焘带队突围,仅以身免。此战湘军伤亡2千多人,中下层军官几乎全部牺牲,他们也击毙了少佐以下数百日军。
牛庄战役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午庄保牛庄”的故事,因表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同强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而广为流传。魏光焘作为甲午战争中少有的血性忠勇抗日将领,一度受到清廷重用。
魏光焘是为国家救亡图存、捍卫主权和领土、建设边疆的重要功臣,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戎马战斗的一生。“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个“强”字,是他人生闪亮的名片。称其为“光焘强”,其实并无调侃之意,更多的是崇敬,是向其汲取奋发向上、爱国报国的养分和动力:
——“光焘之强”,首先是自强。在晚清的高官中,他出身最贫苦,文化程度最低,当过淘金工和厨师,与科举功名沾不上边,但他十分好学,戎马倥偬间,一有空闲就请幕府内的文化人教他读书作诗习文,多年不辍,最终文章晓然畅达,学识与日俱增。
魏光焘移官新疆与朋僚分别时曾赋诗一首:
“嘉峪山头古关上,六年两度记同游。
天然万里中西界,独立三边缥缈楼。
莽莽河山春入画,悠悠秦汉岁如流。
重来驻马登高望,一带长城系远愁。”
此诗格局宏大,文墨斐然,很有意境。他本人还有《勘定新疆记》(8卷)、《湖山老人自述》(家刻本)等著作传世。所以,“吴下阿蒙”让人“刮目相看”,“蜀中阿斗”扶不起,根本就在于自强。
——“光焘之强”,其次是图强。他自己文化并不高,但能够向前看,热衷于办学“师夷长技”、培养人才。新疆博达书院、三江师范学堂,薪火流传至今,并开枝散叶。除了兴建学堂,还选士出洋留学,多达150余人,其中就有蔡锷。
魏光焘生有11子,育7女,孙辈甚多,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官二代”“官三代”而“躺平”。受魏光焘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其后人中不乏栋梁之才。
比如,其孙子魏荣爵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声学家博士、声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女儿魏湘若卖掉所有嫁妆,与夫君——著名的革命教育家朱剑凡一起创办了长沙周南中学;
外孙女婿王稼祥和肖劲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思想比较开明 ,对于儿子魏肇文加入同盟会,女儿魏湘若、女婿朱剑凡倡导国民教育,他都给予了支持鼓励。
图片
——“光焘之强”,更在于遇强不畏强。魏光焘虽然在镇压太平天国、陕甘回民起义中出力甚多,但他更多的是与日、俄、英等列强交涉交手,是抵御外侮。
他协助左公带兵出关消灭阿古柏、白彦虎,收复失地,阿古柏是何许人也?正如开国上将王震所说:阿古柏是从新疆外部打进来的,其实他就是沙俄、英帝的走狗!主政新疆时,他与沙俄据约力争国界,收回帕米尔失地。
面对恶邻强邻日本的悍然入侵,他更是舍孝取忠,以一品大员的高位、56岁的血肉之躯,只身与强敌短兵相接。
魏光焘后来写过一首回忆牛庄战役的七言绝句:
东洋小丑犯牛庄,士尽争先血染岗。
长枪大炮何所惧,要凭胆剑斩豺狼。
舍身赴国难的爱国精神跃然纸上。即便是其1903年筹办三江师范学堂日强中弱的态势下,他主张“平视”日本教习,要求中日教习彼此以“学友”称呼,并互相教练、互换知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互帮互学。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魏光焘也不例外。
他身居高位时,任用官吏,多以乡谊为准,宝庆(今邵阳)属最多,湘籍次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老乡观念重”,最终遭清权臣铁良奏劾,被开缺回乡养老。
后来,他虽毅然辞退了清政府补授他湖广总督的谕旨,也坚决拒绝了袁世凯电邀他出任五省联总的委令,算是看清了时代前进的趋势,但始终未忘怀清廷对他的荣恩。
弥留时满清政府早已被推翻,他仍口授遗折,大旨亟奏朝廷,以表不忘旧君之志,其“愚忠”形象暴露无遗(民国五年(1916)三月十五日,魏光焘病逝于湖山别墅,享年79岁,已废清帝溥仪赐其谥号“威肃”)。这些,都是其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李晓巧:《魏光焘:修路又办学的晚清名臣》,《学习时报》,2021年12月17日。
【2】赵维玺:《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
【3】湖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湖南省志 人物志》,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4】王文元:《邵阳“武魏”魏光焘:甲午名将血战日寇 曾长期为官陇上》,《兰州晨报》,2016年1月23日。
【5】刘跃清:《魏光焘与三江师范学堂》,《中国政协报》,2020年9月18日。
【6】魏光焘:《勘定新疆记》,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行。1953年中国史学会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时,被收入《回民起义》资料集中。     
——END——


图片
作者简介
我亦是行人,实名胡建军,西山马蹄印人,现居广东佛山,供职于广东省委台办。人生经历概括为:看牛、求学、从军、爬格子。早年作品多为命题作文,官样文章,现也写点乡土诗文,品味人生。


来源:魏源湖畔

阅读 3270
分享到:
GPT Ai智能机器人